朱东雨,女,beat365官网材化学院2007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友,现为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青年百人计划”A类引进人才,轻工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系主任。
大学—开启人生全面发展的新起点
虽然距离大学毕业已有13年了,但朱东雨每次谈起母校,都特别激动,满怀感恩,她说那里是她打开世界之窗的起点,也是成就最美青春的摇篮。时间回溯到2003年的9月,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她怯生生地走进化工系辅导员的办公室,十分紧张地说明了自己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才只凑够了一半的学费,请求老师能否让她先入学,后面再补齐学费。就这样,在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的关怀帮助下,她顺利地先报到入学了。大学四年,她以绝对优异的成绩,每年都获得了一、二等奖学金,还荣获了“孙大光、张刚”奖助学金,并获批了“国家助学贷款”,正是母校的这些资助政策帮助家境贫困但勤奋优秀的她圆满地完成了本科学业,并从此开启逐级攀登,不断向前的人生之路。
大学的收获,对于朱东雨来说,远不止于知识的获取,还有感恩的心、锻炼的习惯和美好的爱情......。高中时期的朱东雨由于营养不良和学习压力大,体质特别差,非常容易感冒生病,她深切感受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意义。于是大学阶段,她决心要改变,那时候,每天5:30起来晨跑。长期的坚持不仅大大改善了体质,收获了强健的体魄,还获得了校园运动会3000m长跑冠军并打破了当时的校纪录,一时间学霸又成了校园里的体育明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不善交际的她也努力尝试新的挑战,多次参加演讲比赛,也担任过系学生会的女生部长和学生会副主席。一直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以突出的成绩最终荣获了2006年安徽省“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校园爱情,则是她在逐梦路上的一个意外收获。大二末,在备战国家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的学霸美女在图书馆邂逅了机电学院的某师兄,从此开启了一段纯真的校园爱情,而这个师兄也是后来等她继续求学十年后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个人。
在这里,朱东雨不仅学会了感恩,打下了专业知识的基础,开启了全面发展的人生之路也收获了一生的爱情,母校情深,如同北校区图书馆门前的白玉兰,也如同女生宿舍后面的紫叶李,朴实而高雅,给她深远的影响和坚定的支持。
逐级攀登,不凡求学路
进入大学后,朱东雨就没有打算直接工作,而是早早确定了要考研,而且报的是化工专业实力最强的名校之一——浙江大学,遗憾的是,最终复试后以0.2分之差与浙大失之交臂。从浙大复试回来,她经历了一段压力极大的黑暗时光,一边要承受第一志愿考研失败的伤痛,一边还要积极调整抓紧调剂。那时还没有电脑,她就每天泡网吧里查询调剂信息,最后在学院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选择了调剂到广东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人生就是这样,“祸兮,福之所依”,一时的挫折也许并不能代表失败,而只是想让我们拐个弯换条路继续前进。来到广州大都市以后,她发现冥冥中自己就是属于这里的,也很快就喜欢上了那个花飘四季,先进而包容的城市。硕士期间她还有幸参与了导师间的合作项目,进入到中科院广州化学所进行两年的课题研究。并且研究方向由原来的化学化工专业拓展到了高分子材料专业,也从此奠定了她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基础。
在中科院广州化学所课题组学习期间,她的积极乐观,勤奋刻苦和优异的科研成绩得到了团队的一直好评。硕士毕业后,她同时考上了中科院和中山大学的博士,一直还有名校情结的她最终婉拒了中科院而选择了中山大学。读博又是一个更加艰巨而充满挑战的阶段。她进入的是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中的自修复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负责人是国家杰青。读博期间,导师要求比较高,课题组很多师长都延期毕业了,她压力也非常大,但她很想按期毕业,最大的动力之一是源于单纯地是想让外婆和妈妈来参加她最后一个学位授予仪式和毕业典礼。博二时,为了激励自己能尽快完成课题,顺利毕业,她每天早上去实验室时故意骑自行车绕道到举行毕业典礼和拍照仪式的中大小礼堂附近,远远地观望,默默地自我激励。有一次她回到实验室问一个一起做实验的师弟:“师弟,你觉得还有一年的时间,我可以顺利完成按期毕业吗?”那个师弟回:“师姐,一年的时间可以孕育一个生命了,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实现的?”。从此,她深受鼓舞,也坚信自己只要想一定可以做到。于是,她更加勤奋刻苦地投入科研,有时为了避开扫描电镜(SEM)等测试预约紧张需要排队耽误时间,就选择一个人深夜去做测试。最终,她成了那一届除了一个硕博连读的外,课题组四个博士中唯一一个顺利毕业的人。毕业典礼前,外婆不方便出远门,她就特地回到安徽老家,穿着自己的博士学位服跟外婆和家人在老房子里拍了一组毕业照,并接上母亲过来中大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朱东雨,就是这样一个学习科研很认真很坚持,生活也很注重仪式感的人。
2013年博士毕业以后,在导师的建议下,先回到广东工业大学做了博士后,在2015年博士后出站并顺利入选广东工业大学A类“青年百人计划”以特聘副教授身份引进留校。2017年—2018年期间又以学校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留学进修一年。
从考研失利到博士毕业,再到博后出站和出国留学,她逐级攀登,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到达求学的巅峰。
科研人生,科教育人,一直在路上
如今,以为人母的她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的系主任,从事着科研、教学、育人和管理的工作。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自修复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响应性智能水凝胶材料,无卤阻燃剂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纳米抗菌聚合物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香港理工大学,美国马萨诸赛大学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申请发明专利19项,已授权7项;发表SCI论文20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一篇;撰写外文专著章节一部,获第八届冯新德高分子奖最佳文章提名奖和广东工业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也是中国化学会会员,并担任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B, Polymer,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教学方面,主要从事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化工原理”是她大学时最喜欢的一门课,现在自己教学过程中,也会时常想起母校恩师在课堂上的教导。“以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上课前务必精心备课,课堂上必定要由内而外地展现为人师表的精神面貌”,简短的表达即展示出了朱东雨对于教学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另外,她一直认为“教书育人是高校老师最基本也最崇高的使命”并大力实施“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中,目前还正在主持一项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朱东雨也获得了“广东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及“广东工业大学教书育人奖”。
科研旨在创造,教书贵在育人,生活重在平衡,前路漫漫,但始终保持微笑,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她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