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脑”探索城市交通“最优解”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6-16浏览次数:1182

——记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智慧交通研究团队

合肥学院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瞄准智慧城市科技工作前沿技术与应用热点,组建智慧交通科研团队,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团队先后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公路学会运输与物流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产学研成果被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中心采纳;先进事迹受到安徽日报等省市媒体报道。



智慧交通研究团队负责人肖赟,2016年博士毕业于长安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大数据分析研究,主持相关领域课题30多项。主要负责人梁子君,2018年博士毕业于长安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主要从事交通设计、交通数据分析、交通信号控制和智慧交通研究。

道路通,百业兴。当前,我国城市干道在全天占比近5/6的非拥堵时段仍会出现停车频繁、等待红灯多、行程时间长的问题,路口红绿灯缺乏协调是重要原因。梁子君介绍说,“干道绿波”研究是团队研发的主要思路之一。绿波是基于一定通行速度的前提下,采用信号协调方式,在非拥堵时段内开展的能够提高干道通行效率的成熟技术,可以使车辆连续通过绿灯路口。

目前,绿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如何保障绿波有效运行?团队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口过车数据分析技术的绿波全时段运行状态监控、多维指标评价和问题智能诊断方法模型,开发了基于多维指标数据的干道绿波智能分析与诊断系统,形成“绿波运行状态客观评价→绿波运行异常原因精准诊断→绿波运行异常问题及时处理”的闭环流程,有效提高交管部门对城市干道绿波的常态化应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提升干道绿波可靠性和时效性。

2019年起,团队先后与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承担了交通路口拥堵工程化专项的科研攻关任务,开展智慧交通大数据高可靠性决策与数据模型设计和试算。团队研究紧扣交通行业“人、车、路三者综合考虑”的应用需求,瞄准交通信号系统的联网联控、多样化数据融合、数据分析方法、道路信息的智能监测与收集应用、城市道路信号灯智能调节、道路系统智能预警等智慧交通大数据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难题,协同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成果从理论走向实践。

一个个校企合作项目犹如涓涓细流,让学生真正地接触生产实际,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在发明专利的申报授权上主要体现学生的成果,鼓励学生真题真做,力求解决实际问题。”梁子君说道。目前,孔微、詹学娟、王睿涵、张蒙等硕士研究生在团队培育下茁壮成长,从事交通大数据监管、道路管理运输以及经济调度运行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模型设计和方案编制能力,先后获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3项,多次摘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国家级金银铜奖,申报并授权10多项发明专利。

智慧交通,互联未来。2020年,学院紧密跟踪当前交通领域发展业态和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组建“智慧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实验室”并成功获批安徽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院长、实验室主任华建兵表示,激发师生创新活力、促进成果转化落地、服务安徽省交通智能化及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学院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学院积极打造涵盖海内外交通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和硕博士多元化、多层次人才梯队,重点培养支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精准服务我省交通大数据技术应用前沿和重大技术需求,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以智慧“大脑”为城市交通赋能提速。

(党委宣传部 科研处 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 学生记者 王文浩)


X